保险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教育数字化专题论坛活动

来源: 时间:2025-04-03

为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升教学科研质量,4月1日下午,保险学院与教师发展中心在保险学院会议室联合举办了题为“人工智能对保险精算人才培养的影响”研讨会。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邢哲参加了研讨,保险学院院长陈辉,副院长江正发、张伟,以及保险学院20余名青年教师参会并发言。会议由陈辉院长主持。

会议伊始,邢哲主任表示,如何使用人工智能更好赋能教学与科研是每位教师都必须重视的课题。为应对这一挑战,教师发展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的培训工作,并将于4月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教学能力提升专题研讨月活动,而保险学院是本次专题研讨月活动的第一站。邢哲主任指出,对待人工智能的影响,教师们不要仅局限于研讨这一层面,还要形成显性的教学科研成果,更好助力保险学院建设。

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丁继锋、精算科学系主任易沛分别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保险学和精算学专业教学的影响,并汇报了在此次OBE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保险学专业和精算学专业是如何考虑这一影响,以及如何优化课程体系的。

讨论环节,保险学院青年教师结合各自教学与科研方向,就人工智能对保险精算人才培养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普遍认同,人工智能是一个高效的工具,作为高校教师,应该积极拥抱新时代,用好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与科研。同时,老师们也就如何指导学生科学适度使用人工智能进行了深入交流。

江正发副院长在发言中指出,专业基础是检验与修正人工智能逻辑的根基;同时,专业技术也决定了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因此,作为高校教师,人工智能时代仍需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

陈辉院长以《这次是否不一样?》为题,分享了自身对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保险精算人才培养的看法。他认为:首先,这一次的人工智能革命与以往的金融科技革命存在显著不同。人工智能与金融的结合可以视为金融科技的一部分,但与以往的金融科技革命不同的是,以往的金融科技革命更多地是解放双手,而这一次的人工智能革命是在解放了双手的同时,也解放了大脑。

其次,人工智能会深刻影响保险行业。智能化必然会成为保险行业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负债端来看,人工智能将会对保险产品设计、保险精准营销、智能核保核赔、防灾减损乃至保险精算等保险业务的全流程造成重大影响;从资产端来看,人工智能也将对投研能力、风险管理、资产配置等方面造成重要影响。

第三,根据OBE教育理念,即“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的反向设计、正向施工逻辑,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的影响势必会传导至对保险精算人才培养的影响。人工智能会带来技术平权、交易成本以及生产成本的降低,进而会带来包括新场景、新业务、新业态在内的保险业务模式变革,保险人才的总量、结构、能力和素质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倒逼保险精算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从长期来看,教师的职能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发生根本性变革;但从短期来看,通过对保险精算人才培养全流程的改革,我们还是能够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的。

第四,理论教学和专业基础知识仍然重要。人工智能需要训练,而人脑同样需要训练,而训练结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集的优劣,而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是最好的训练集之一;创新是联想和判断的有机组合,而AI在判断方面无法真正替代人脑;AI幻觉无法完全消除,人工智能还不是“人脑智能”。

第五,未来展望。人工智能会影响保险业务的全流程,进而影响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应当从增加人工智能+保险类实践课程,开设人工智能+保险微专业、人工智能+保险双专业等方面重塑保险精算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仍然重要,但也要让人工智能的影响成为理论和专业基础知识的一部分;教师要加强人工智能的学习,学会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科研,通过“干中学”尽快提升对人工智能的认知;要加强对人工智能如何影响保险行业的研究,探究人工智能对保险行业的影响与对其他方面影响的差异,以期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增量贡献。

最后,邢哲主任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可能会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人人都应该贯彻终身学习的观念,并鼓励保险学院教师积极申报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学学术实践项目,更好推动人工智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赋能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为保险学院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